不久前,“问海三号”工程运维船项目开工典礼在崂山实验室举办。作为国内首艘服务保证大科学方案的工程运维船只,“问海三号”是一艘无人智能配备作业母船,首要服务于各类海上科研使命,着力提高海洋观勘探配备布放收回、观勘探系统运维、海洋配备实验与验证等归纳服务才能。
海洋配备是认知、开发、使用和维护海洋的“重器”,也是支撑海洋科学研究、海洋资源开发和安全保证等海洋作业的“脊柱”。在青岛的海洋工业地图上,以“大国重器”为代表的海洋配备工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近年来,青岛制作了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出产储油渠道“深海一号”,完成了3项世界级立异、运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能,助力我国深水杂乱油气资源开发才能跻身世界先进队伍;制作了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“海葵一号”,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配备自主规划制作要害技能获得重大打破;制作的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渠道“海油观澜号”在单位兆瓦出资、用钢量、单台浮式风机容量等多项目标上到达了世界先进水平,发明了全球漂浮式风电离岸间隔和水深间隔的新纪录……跟着一个个“大国重器”从青岛驶出,海洋配备工业作为青岛优势工业集群的展开“成绩单”愈发亮眼,特征也愈加杰出。
海洋配备不是简略的制作和拼装,而是科研“膏壤”上结出的硕果。经过扩大海洋科研在全国的引领性优势,青岛继续推进科研院所、高校、企业等立异主体各展所长,以技能更新推进海洋配备引领展开。在技能支撑下,青岛的海洋配备工业逐渐迈向“高精尖”。
例如,我国石油大学(华东)2024年投入使用了一套六自由度运动渠道,长宽各6米、高4.5米的“大家伙”承载力达25吨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低噪声、高动态规划的电动振荡实验台。该渠道能够模仿风波轰动等各类杂乱海洋环境,查验浮式设备的作业状况、作业功能,加速海洋工程配备的规划开发。2024年6月交给的天然资源部北海局“极地”号破冰查询船,在当年年末便完成了首航实验使命。其间展开了破冰实验,标明其各项功能参数均到达或优于规划目标,为船只制作项目检验积累了要害数据,展示了我国自主规划制作的破冰船的破冰和查询才能,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增添了新生力量。
向新、向绿,是海洋配备工业展开的要害词。在这个展开大潮中,青岛迎头赶上,正借力技能“绿色化”,推进海洋配备工业“高端化”。
在“海上”,新燃料动力系统在远洋船只中广泛使用,为海洋配备工业刻画了更多可能性。相同规划的一艘船只订单,装置传统发动机的订单价为7000万美元左右,装置LNG、氨等新燃料动力系统后,订单价便能提高至约9000万美元。在相关范畴,更多高技能、高附加值的船只正满载“绿色新动力”,从青岛加速驶向全球。2024年,我国船只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、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、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青岛企业与比利时船东CMB等签约,全球首条21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估计2026年在青岛交给。
山东省港口集团建立5年来,全面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布置要求,坚持党建引领、战略统领、文明认同、准则保证,经过了变革破题的重重检测,有力推动出产运营各项工作落地收效、运营成绩屡立异高,蹚出了一条守正立异的变革之路。
纵深推动一体化变革
担任变革破局的排头兵
前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行进的脚步未曾停歇。
山东是海洋大省、港口大省,要激活山东开展这盘棋,港口是非常重要的“棋眼”。2019年8月6日,山东省港口集团挂牌建立,七市港口开展头绪如百川归海终究会聚到山东港口,完结港口规划“一盘棋”、办理服务“一张网”、资源开发“一张图”,依照整合、交融、耦合“三合”开展逐步晋级。山东港口规划施行了“1+4+12+N”的安排架构,打造“以青岛港为龙头,日照港、烟台港为两翼,渤海湾港为延展,各板块集团为支撑,很多内陆港为依托,全球网络布局为协同”的一体化协同开展格式。
变革有破有立,得其规律事半功倍。山东港口将涣散在各港口的事务单元优化重组、链接交融。港口与板块、板块与板块互促共赢、同舟共济,举动步骤愈加一致,交融溢出效应继续开释、攥指成拳的效果加速凸显。现在,青岛港、日照港、烟台港进位抢先,别离位列全球沿海港口第四、第七、第十。渤海湾港货品吞吐量由港口组成之初的1600多万吨跃升至5000多万吨,三分之一箱量来自交融助力。新式事务对山东港口的赢利奉献度达32.5%,经营收入占比达79.5%,变革从“物理整合”走向“化学交融”。
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,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。货品、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纽带位置的重要标志。5年来,山东港口货品吞吐量跨过5个亿吨大台阶,从整合前的12.7亿吨攀升至2023年的17.1亿吨,增幅达34.6%;集装箱吞吐量从2709万标箱增加至4132万标箱,增幅达52.5%,总量别离位列全球港口第一和第二。目前年吞吐量过亿吨的货种到达4个,过千万吨货种到达10个,骨干货种集群开展,商场份额全国抢先。
从“一群港”到“港口群”,山东港口在变革中勃发重生,在变革中勇闯新路,一体化变革之路越走越广大。
聚集供应链归纳服务体系建造
“三大赛道”联动赋能
跟着变革走向深水区,“向何处去”事关山东港口的未来。不唯吞吐量,发力新式事务板块成为一项重要选择。
整合前,各港口别离独立运营着航运、物流、交易等事务,各自为战,难成规划。近年来,山东港口对各港口独立运营的100多个事务单元进行再整合,组成了投控、物流、航运、交易等12个板块集团,推动“码头+物流+金融+交易+航运”协同、“港口+政府+海关+铁路+企业”联动,现代航运归纳服务才能加速提高。
2023年,在交融进程继续走向纵深的要害阶段,山东港口作出了打造“依托港口的国际一流供应链归纳服务体系”的战略决断,将港口与板块划分为港口运营赛道、供应链归纳服务赛道以及港口园区配套服务赛道,“三大赛道”竞相发力,“传统事务+新式事务”双轮驱动,向加速建造国际级海洋港口群、依托港口的国际一流供应链归纳服务体系迈出新的脚步。
京博石化是坐落黄河三角洲的一家大型炼油企业,与山东港口事务联系亲近。山东港口投控集团环绕京博石化的工业链,先后为其核定授信额度3.5亿元,缓解了京博和其下流中小客户的融资难题——这是山东港口主动对接沿黄流域企业开展需要,加速建立新式业态“新桥梁”的一个生动事例。山东港口全方位提高投控、交易、配备制作等新式服务,不只让货船来了能装、能卸、能运送,还能买、能卖、能增值。
5年间,山东港口坚持优化存量、做大增量,活跃支撑培养板块开展,新式事务投资额占比比年攀升,从建立之初的27%提高至45%。各板块集团依托港口资源优势,活跃向内挖潜,主动向外拓宽,探究构成一批有潜力、有空间、可继续的事务形式。
一起,山东港口加速布局航运物流、供应链金融、现代交易等事务,为内地客户供给“端到端”全程服务。海外布局区域公司、省内建立代表处,具有15类金融车牌及资质、延展80项物流归纳业态,建造山东大宗产品、青岛国际动力、威海国际海洋产品三大交易中心,布局我国北方日子消费品分拨中心,建立港信期货公司、构建船只交易渠道,打造了供应链全流程“工具包”,承载全省97%外贸进出口量,年进出口货值达3.68万亿元,拉动外贸进出口额2000余亿元。
5年间,我国北方日子消费品济青双中心顺畅投产。“新三样”等新式货种继续发力,出口量同比增加40%。山东港口由“出产资料港”到“出产日子资料港”,由“一城一港”到“国际化的山东港口”,由“单一港口运营商”到“供应链归纳服务商”,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,开展空间愈加宽广。
东西双向互济、陆海表里联动
疏通国际物流大通道
近来,山东港口烟台港芝罘湾港区、龙口港区、蓬莱港区迎来一波高端配备作业顶峰。码头作业现场,“巨无霸”一件接一件被稳稳吊起、旋转、安放到货轮上,经过密布航线直达全球商场。装载着“我国制作”高端配备的一艘艘货轮,见证着山东港口提高海向灵通度、陆向辐射度,进行国际化商场开辟的脚步。
5年间,山东港口累计净增航线73条,航线总数到达350余条。内贸直达航线和外贸内支线体系继续完善,成功通航北方首条内贸货品跨境运送航线,打通鲁黔物流大通道,完结内贸航线在沿海港口的“全掩盖”,加速构建起“表里贸互补、干支线配套、远近洋兼备”的集装箱航线体系。
地处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和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的山东港口,在服务和融入新开展格式、继续做强海洋经济中要承当重要职责和使命。本年7月份,山东港口首列“河南焦作—山东港口青岛港”钛白粉海铁快线注册,64标箱钛白粉搭乘着海铁快线从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内鸣笛起程,发往山东港口青岛港,抵港后搭船出口到其他国家。海铁快线的成功发运,为客户大幅降低了运送成本、提高了物流功率。
5年来,山东港口不断完善多式联运服务,新增海铁联运班列36条、总数到达100条,提早一年半完结“十四五”方针。内陆港网络布局跳动增加,接连在兰州、银川、乌鲁木齐等地增设内陆港35个、总数到达50个,真正将“出海口”搬到了内陆企业的“家门口”,构建起“安身山东、掩盖沿黄、辐射全国”的内陆港群。
沿着“东西双向互济,陆海表里联动”的开展途径,山东港口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、延伸国际化触角、建立开展渠道,推动与全球企业深化协作、完结互利共赢。5年来,山东港口行程数万里,先后出访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,遍访200余家企业客户、驻外使领馆、协会、商会,在新加坡、鹿特丹、迪拜等国际城市举行专题推介会17场,签署协作协议78项,并新订立阿塞拜疆巴库港、埃及亚历山大港等18个友爱港,全球友爱港总数到达52个。一系列务实协作,让“山东的港”成为“国际的港”,也让其路途越走越宽,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继续提高。
大力培养开展新质出产力
才智绿色开展动能愈加汹涌
港口才智化绿色化建造,是山东港口培养开展新质出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开展最明显的特征标签。日照港大力推动科技立异,已成为传统港口向现代化港口改造晋级的模范。这儿不只是国家支撑建造的大宗干散货才智绿色演示港,还建成了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主动化集装箱码头,单机功率提高50%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000多吨。
而这样的事例,在今日的山东港口举目皆是。建立之初,山东港口就把“建造国际抢先的才智绿色港”作为建造国际一流海洋港口的首位内容,一直坚持立异驱动、科技引领、自主攻关,在主动化码头号要害范畴“卡脖子”技能上获得重大打破,以科技立异赋能工业立异,推动传统港口向才智绿色港口迭代晋级。
2020年12月30日,中宣部向全社会揭露发布青岛港“连钢立异团队”的先进事迹,颁发他们“年代榜样”荣誉称号。“连钢立异团队”经过自主立异,构建一整套技能标准,终究建成了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主动化码头,为才智港口建造运营供给了“我国计划”。这背面,是山东港口才智引领、科技支撑、立异驱动,加速建造国际一流海洋港口的生动实践。
五年自立自强,山东港口打破一系列要害核心技能,加速培养港口新质出产力,以数字化建造继续构筑竞赛新优势。
在才智港口建造方面,山东港口继续加强原创性攻关,科技研制投入接连3年增加25%以上,高质量完结第一批交通强国“才智港口建造试点”使命,全球首个“氢+5G”才智码头、全球创始智能空中轨迹集疏运体系、全球创始“全体系、全流程、全主动”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操控技能、全国首个液化油品智脑出产管控体系等一批全球、全国创始在这儿诞生。新投产的青岛港主动化码头三期工程更是完结全国产、全自主技能研制,作业功率第10次改写国际纪录,标志着我国在主动化码头范畴具有了彻底自主可控的整套解决计划。
成天海俊美,绘港湾如画。在全国首个退港还海、修正整治生态岸线项目——日照港海龙湾畔,湛蓝色的海面上波光粼粼,沙滩在阳光的映射下金光闪闪,海天之间鸥鸟飞翔。周边居民推窗见海,旧日黑煤港变成了一片美丽的生态良港。
生态兴则文明兴。5年来,山东港口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开展,发力“绿色低碳转型攻坚”,聚集“碳达峰碳中和”,首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“十四五”规划和全国首个“零碳港口”建造计划。扩展清洁动力使用规模,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座集卡主动换电站、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,继续加强电能、太阳能、LNG、氢能等清洁动力和新动力的研讨和使用,活跃打造山东海优势电母港、归纳才智动力工业演示港和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绿色演示港,清洁用能占比到达62%,先后10多个公司获亚太绿色港口、我国绿色港口荣誉称号,青岛港主动化码头成为全国首个才智、绿色“双五星”码头。加速“园林式港口”建造,港内美化超可美化面积95%。
潮头登高再击桨,无边胜景在前头。站在新的前史起点上,山东港口将重整行装再动身,继续深化变革,纵深推动“三大建造”,在我国式现代化新征途上作出更大奉献。